最新行业资讯

头条号

最新原创观点

百家号


资讯中心

全球首家!远景动力实现运营碳中和

2023-07-17 14:26:47来源:OFweek锂电网 阅读量:22114

分享:
导读:远景动力为各地工厂打造了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,对电、蒸汽、水等资源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和异常情况预警,实现了能源使用可视化、精准分析、动态管理,每年每座工厂能耗可降低1.5%-5%。
  近日,远景科技集团发布《2023零碳行动报告》,公司已在2022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目标,远景动力从而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电池科技企业,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零碳转型。
 
  权威机构认证,多项措施并举实现运营碳中和
 
  报告显示,尽管在过去一年中,远景动力各类业务快速发展,产能布局和投产规模不断提升,但依然通过能效提升、可再生电力开发、绿电交易等方式减少了运营层面(即范围1和范围2)约18.4万吨碳排放,减排比例达到81.7%。
 
  能效管理方面,远景动力为各地工厂打造了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,对电、蒸汽、水等资源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和异常情况预警,实现了能源使用可视化、精准分析、动态管理,每年每座工厂能耗可降低1.5%-5%。2023年2月,远景动力江阴工厂获得了中国首个五星级零碳工厂双认证,并成为中国节能协会零碳工厂评价及披露平台首批上榜工厂。
 
  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,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工厂已开始使用6台5MW风机提供的绿电,光伏一期项目也将于2023年年底并网发电,并向80%电力由本地风电光伏直供目标迈进。结合绿电交易等方式,截止2022年年底,远景动力全球已实现100%使用零碳电力。
 
  针对无法通过短期举措削减的运营碳排放,远景动力通过资助VCS标准下“碳避免”和“碳消除”项目的方式,实现了2022年的全球运营碳中和,并获得了权威机构英国碳信托(Carbon Trust)认证,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电池企业。
 
  推出全球首批“碳中和”储能电池
 
  为加速新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,远景动力还推出了全球首批“碳中和”储能电池,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 南德颁发的“碳中和认证(PAS2060)。
 
  通过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,远景动力对储能电池产品进行了“从摇篮到大门”的碳足迹分析,从原料开采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到生产、污染物排放等流程进行了精准的碳排放核算,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并模拟减排路径。产品碳足迹的信息均被记录在储能电池产品的“零碳绿码”中,展示透明、可追溯、可认证的碳足迹数据。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电池生产采用100%绿电,远景动力所产产品碳足迹整体远低于同行业同类产品。
 
  储能对全球实现碳中和转型至关重要,远景动力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首款储能专用电芯,多款产品已经交付全球头部客户,在中国、新加坡、美国、英国等地超过150多个储能场站装机运行。2022年,远景动力储能专用电芯出货量超过3GWh,截至目前在手订单超过70GWh。
 
  绿色供应链+零碳产业园,赋能伙伴零碳转型
 
  实现全球运营碳中和是远景动力零碳行动的里程碑,但绝非终点。远景动力还将朝2025年100%绿电使用和2028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目标前进。
 
  针对价值链碳排放(范围3),远景动力针对性地开发了供应链碳管理工具,并在日本和中国开展试点:第一阶段选取部分核心供应商进行一对一的碳数据收集、核算和管理,范围覆盖电池的六大主材;第二阶段,将碳管理工具推广到所有主要供应商,以支持更实时、精准的碳足迹计算和“零碳绿码”溯源,在实现自身产品碳足迹优化的同时,赋能产业链的绿色转型。
 
  此外,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工厂所在的零碳产业园,依托“新型能源系统”“零碳数字操作系统”“绿色新工业集群”三大支柱,协同风机、光伏、储能等绿色能源装备,不仅实现园区内生产100%使用绿色能源,更吸引华景、万锂泰、镕锂等上下游企业入驻,形成电池及储能产业链集群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集群。
 
  作为锂电行业的零碳转型引领者,远景动力还积极参与电池行业环境产品声明(EPD)标准和电池行业产品环境足迹数据库的创建,与国际标准接轨,促进电池产品绿色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,为锂电产业更加体系化、规范化的绿色转型奠定基础。
 
  截止目前,全球已有超过95万辆电动汽车搭载了远景动力的电池,周期内预计替代汽油400万吨,在尾气端减少1300万吨碳排放。伴随着运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与持续深化碳中和行动,远景动力将携手更多伙伴,加速开创更美好的永续未来。

我要评论

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。(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)
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
相关新闻

2024年人工智能将以三种方式改变能源行业 2024-04-22 09:02:39
虽然人工智能在2023年才开始成为主流,但多年来它已应用于各个行业,以优化和自动化运营。在能源领域,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改变了预测性维护、电网管理以及供需预测等方面。
总投资45亿,又一储能电池项目开工 2024-04-19 18:20:18
该项目于去年9月签约,由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:昆宇电源)投资建设。项目总投资45亿元,占地面积300亩,建成后年产电化学储能电池12GWh,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60亿元。
全球储能电池排名: TOP5均为中国企业! 2024-03-18 11:31:48
储能电池领域则更加夸张: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TOP10企业中,中国企业占据8席,且TOP5全是中国企业!

版权与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智能制造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智能制造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智能制造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不想错过最新资讯?

下载智能制造APP

一键筛选来订阅

信息更精准

企业直播

更多

产品商城 更多


关于我们|本站服务|会员服务|商站通服务|旗下网站|友情链接|产品分类浏览|意见反馈|兴旺通|频道

智能制造网 - 工业4.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“互联网+”服务平台

Copyright gkzhan.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: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

客服热线:0571-87756395采购热线:0571-87759926媒体合作:0571-89719789

客服部:采购部:编辑部:展会合作:市场一组:市场二组:

关闭